2020年9月,閆麗夢發表爆炸性論文,聲稱中國在研究實驗室中製造出了致命的冠狀病毒時,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其他美國一流大學的科學家以驚人的速度採取行動。
美國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該論文存在嚴重缺陷。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MIT Press)新線上期刊,這是一個專門研究SARS-CoV-2的雜誌,在閆發表論文10天後,該論文“當時是毫無根據的,並且不受數據支持的”。
但是,在這個任何人都可以線上發佈任何內容的時代,這種回應速度還不足以阻止閆的有爭議的指控不斷傳播,並在社交媒體和Fox News上吸引了數百萬的受眾。根據錯誤資訊專家的說法,這是一個發展,它強調了建立用來促進科學理解的系統可以用來廣泛傳播政治指控,與科學共識背道而馳。
閆的研究成果於9月14日未經審查即發佈到科研資料庫Zenodo中,並在共和黨戰略師Stephen K. Bannon等保守派影響者的幫助下在Twitter,YouTube和極右翼網站上大肆發佈,並一再對其助推。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佈了一份研究媒體操縱的報告顯示,他的線上節目“戰爭室:大流行”。 閆在10月8日詳細闡述了自己的主張,明確譴責中國政府將新冠病毒發展為“生化武器”。
線上研究資料庫已經成為揭示和討論大流行病的重要論壇。它們旨在更加靈活地推動科學發展,在報導有關口罩,疫苗,新新冠病毒變體等方面的發現一直處於最前沿。但是這些站點缺乏傳統的,且要慢得多的,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所固有的保護措施。在這些期刊中,只有在其他科學家對其進行評論之後,才能發表文章。研究表明,發佈到線上網站上的論文也可以被操縱,以助長陰謀論。
根據哈佛大學的錯誤資訊專家的說法,儘管閆撰寫在公開資源庫Zenodo的論文遭到了多項嚴厲科學批評並對其所謂的缺陷進行了廣泛的新聞報導,但如今該論文已被流覽了超過一百萬次,這可能使其成為關於新冠病毒大流行起源的最廣泛閱讀的研究。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線上科學網站容易受到所謂的“隱蔽科學”的影響,隱蔽科學試圖使可疑工作成為“科學合法性的表像”。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肖恩斯坦中心的資訊障礙實驗室,媒體、政治與公共政策中心的研究主任瓊·多諾萬說:“在意識線上科學網站的功能被濫用方面,他們落後了很多年。” “在這一點上,所有公開的東西都將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