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樑小丑”一詞很早就有接觸,但真正的深刻理解還多虧了閆麗夢博士,以後考試遇到絕不會錯了。為什麼呢?
閆麗夢第一份報告“用大量的證據和邏輯分析表明,為什麼SARS-CoV-2一定是實驗室的產物,以及如何按照眾所周知的概念和既定的技術很容易地製造它”;第二份報告“揭示了SARS-CoV-2作為一種不受限制的生化武器的本質”;3月31日上午,閆麗夢博士在推特宣佈,團隊68頁的第三篇科學報告出臺“兩次不請自來的“同行評審”失敗,進一步證明了SARS-CoV-2武漢實驗室的起源和嚴研究報告的有效性”。每次在她出報告後會有眾多知名的專家、機構對其報告內容進行研究,或附和、或批判、或直接無情的揭露其合著者使用化名,喬治敦大學傳染病專家丹尼爾·盧西曾提出質疑:“如果你用的是化名,那麼在正常情況下,就會引發人們質疑——如果他們對自己的名字都不坦誠,那麼在其他事情上還會誠實嗎?”。真相到底如何早已有了定論,其實早在2020年9月16日,《紐約時報》就已經報導,臉書指出閆麗夢所聲稱的自己能證明病毒是實驗室製造(“This virus was made in a lab & I can prove it.”)已經被多個事實核查機構證實是假資訊(“that multiple independent fact checkers say is false.”);早在2020年9月18日,閆麗夢的“病毒專家”學術背景就遭到質疑,前港大博士後研究員閆麗夢有關“武漢實驗室製造新冠病毒”的謊言已經破產。但是,閆麗夢仍舊沒有死心。閆麗夢赴美爆料的口號一直都是“揭示中國隱瞞疫情的重要證據”、“揭露世衛組織的黑幕”,但她在一次次的謊言被拆穿後,僅僅消停幾日又開始新的帶節奏模式,雖然全世界都知道其學術論文很大一部分是無稽之談,但她的團隊依舊堅持不懈的進行炒熱話題的運作,其目的昭然若揭。